雖然說現在已經21世紀了,人們的生活和國民素質都得到了不小的提高,但是在我國依然存在著很大一部分人,對農民抱著偏見和鄙夷的態度。
記得曾經有一個女明星接受采訪,當主持人夸她又白又洋氣像公主的時候,她這么回答:“感謝爸媽沒把她生的像農村人!
明星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一言一行都需要慎重,相信女明星身邊的工作人員也會經常提醒過她什么樣的話該說什么樣的話不該說,但是即便如此,她也在公開的采訪中說出這種話,這表露出在她的內心深處,就是覺得農村人的形象不好。
但是實際上真的如此嗎?并不是!
很多人腦海中農民的形象,就是背一個蛇皮袋,臉上臟兮兮的,衣服褲子上布滿灰塵。
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工業建筑行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農村人因為自小就幫著家里干活,體力和耐力都比在城里嬌生慣養的人要強,自然成了主要勞動力。
可以說,如果沒有農民的辛勤付出,我國的城市化建設不可能發展如此迅速,但是對于那些不明事理的人,農民滿身大汗的樣子卻變成了他們取笑的事情,這實在是很不應該!
對于他們我們應該多一些包容之心,因為美麗的城市,正是這樣一個個”臟兮兮、臭烘烘“的農民工建起來的!
說了“外在”,我們再來說說“內在”!很多人都認為農民素質不高,在公眾場合穿著邋遢,影響他人,但是實際上,很多農民深知自己的形象與這個繁華的城市格格不入,因此他們在城里生活都會盡量低調,就算逛超市也會先梳洗一番,換一身干凈的衣服再去,如果工作了一天之后來不及換洗,為了怕弄臟公共物品,很多農民工坐地鐵都不肯坐在座位上。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在“7.21”暴雨當晚,京港澳高速受災最嚴重的南崗洼路段,有154個民工兄弟用30個救生圈、麻繩救了170多名危在旦夕的游客,當獲救者自發湊錢近萬元向他們表示感謝時,他們拒收了,有網友評論道: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國脊梁,中國良心!
其實在中國,像他們這樣有責任心樂于助人的農民,還有很多。
對于農民,我們強烈呼吁,請對他們多一些理解,他們忍受妻兒分離之苦獨自在異鄉打拼,為我國的建設付出了自己的青春與汗水,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尊重!